烏來~好久好久沒有造訪的山城,
腦海裡只記得纜車;台車和雲仙樂園的碰碰車~
記得15年前到烏來,一樣是下雨,一樣是假日,要搭台車和纜車時排隊排了好久好長.
現在似乎沒落了,遊客並不多~
2/23計畫要到烏來賞櫻,心裡想的是滿山遍野的櫻花,風一吹,落英繽紛.
但可能是我們慢了時機,櫻花是都掉落了吧!只剩觀瀑平台附近還有一些~
那就當做來運動囉,在觀瀑平台,拾階而上,居然開始流汗,
冷了一整個年假,多久沒有流汗的感覺呀!今天感受到了~
出門前上網查了一下相關名產,目標鎖定要買"小米麻糬"回家品嘗~
到了烏來老街,雖然下著雨,但是邊走邊吃也不錯,山豬肉香腸,小米酒和烤小米麻糬
在試吃小米麻糬時還發生了一件小故事><
話說一到烏來老街,和同行的朋友就開始在找麻糬,而在我們試吃的第一家商店~
麻糬一入口~咦?
我和朋友相視一臉狐疑,就問老闆說:小米麻糬吃起來都這樣嗎?
老闆熱心的介紹說:對呀!吃起來QQ的.
我和朋友很有默契笑笑的對老闆說聲謝謝,然後不發一語就離開那間商店,繼續試吃行程.
沒多久我們就在下面一間商店買到我們心儀的軟軟QQ的小米麻糬打包回家.
直到要離開烏來在等公車下山時,我們才討論剛剛第一間的麻糬是怎麼了?
原來根據我們久居客家庄,常吃客家麻糬的感覺,
那第一間商店的麻糬應該是因為當天下著雨又吹著風,
老闆好心先切成一小塊讓遊客試吃,但卻忽略了外在氣候的轉換,
在較長時間的風吹和花生粉受潮後,讓麻糬的表面變硬了~
當然除非那間商家做的小米麻糬本來就這樣.
我想不論是小米或是糯米,這種影響應該都不會改變吧~
我們又不好意思直接告訴老闆,畢竟我們也真的不知"小米麻糬"吃起來應該是怎樣.
只能對那老闆say sorry~
搭公車下山到了新店捷運站,在新店捷運站旁的碧潭我們倒是第一次造訪,和想像中不太一樣~
想像中應該有許多情侶在碧潭談情說愛,划著小船,雖然下點雨,濛濛的,應是更有情趣~
但其實岸旁有怪手在施工,而且那也不是划船,看來是腳"踏"船.
回家才知道台北縣政府正在改造河岸商店,要變成像是巴黎左岸的風情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