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聽從政府刺激消費的政策,
計畫一下自己的消費卷使用目標物,
預算1000,我要拿來在博克來網路書局搜購一番,
雖然一千大概只能買到3或4本書吧,
但正所謂『三日不讀書,便覺言語無味,面目可憎.』
"長路"我想買,"最後的精靈"好像不錯看,
"卡瓦利與克雷的神奇冒險"應該值得我冒險買來閱讀.
慚愧我一本莉西的故事看了好多天還沒看完,
唯一興趣,把書塞滿書架.
預算500,要用來買組合式書架,現有書架已經爆滿了.
剩下的,身為家庭主婦,應該還是拿來買生活日用品了吧.
到底是政府太善變白目?還是民眾太囉唆?
就告訴你這不是"福利政策",是以"刺激經濟"為目的.
怎麼會有人在想說可不可以拿來繳稅?我想那些低收入戶應該不會有"稅"要繳吧!
繳學費?3600是要繳啥學費呀!又不是我那20年前公立學校的學費標準.
付掛號費?不如拿錢去藥房買一些營養品吧.祈禱大家身體健康.
那天看到一件新聞我也覺得可笑,
政策還沒正式公佈,媒體就用了許多的篇幅在那報導,
什麼以"戶"或是"人"為單位啦,一戶發多少啦,
但是報導歸報導,畢竟還沒有正式的記者會公佈,
但就有人急急忙忙跑去"分戶",他們不就是想說先做先贏嗎?
分就分了,最後又有我覺得很奇怪的新聞出來,
媒體也很厲害,都能找到新聞採訪報導,還都很聳動.
什麼有人請假,損失了半天的工錢跑戶政單位辦分戶,
結果最後說是以人為單位,反而又回頭怪政府變來變去讓人生氣.
是不是現在這政府太"耳根子軟",東想西想,才會造成政策一變在變.
拜託,該堅持的就請堅持一點好嗎?
反正上有政策,下有對策,我想,凡事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.
既然不排富,就請不要一直去問那些算是有錢的公眾人物要如何花用了好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