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竹火車站~這是從第二月台拍的,巴洛克式建築的古蹟.
昨天有個火車新聞引起我的注意,讓我想起2年前有次怪怪的台鐵買票經驗可以留下文字紀錄.
話說之前馬總統到花蓮時,對花蓮鄉親說:『一個月後若是買不到火車票可以找我.』
結果還真的有買不到票的民眾找上總統府,而基於服務民眾的原則,總統府也就轉介到台鐵處理.
有新聞台把新聞做到說這根本就是耍特權,然後怎樣怎樣.
也有新聞台提到說毛治國交通部長堅持說到,台鐵的訂票系統沒有問題,那些民眾"不成體統".
在我感覺,其實馬總統把自己拿出來說嘴,用意應該是要台鐵想辦法讓花東民眾能順利買到火車票,
講白了,不就是要交通部皮繃緊一點,過年過節時,該如何遏止黃牛或是加開班次要提早想好辦法嗎?
結果交通部長依舊是認為訂票系統很好呀!請民眾別在打到總統府啦!
票好不好訂?很少用到這系統的民眾也許感受不是那麼深刻,就像我一樣.
因為我到台北或是苗栗都是選擇坐電聯車,而且專挑新竹發車的,南來北往,往往都有座位.
但去年我有一次訂火車票的經驗,一整個怪異,當然也許是我少見多怪,在這分享一下,也許有人能幫我解惑.
話說去年一月為了要到台南參加統一獅的有你真好同樂會,早早的就到火車站售票窗口買預售票.
詢問之下,新竹到台南的車票輕鬆就買到,但是回程就困難了.
我原先計畫要搭乘的那班從台南回到新竹的莒光號已經沒有座位了,售票員建議我說可以上網再訂看看.
上網查詢,所有能配合到時間的班次都沒位置了,可是呢,窮則變,變則通,
我開始想辦法看能不能分段買票,就是也許同一班火車,台南到台中啦,或是到彰化啦,想說會不會有位置可以訂?
咦!沒有就是沒有,要不是因為帶著小朋友,我就真的想乾脆從台南一路站到新竹好了.
但是為了小朋友,好吧,改變計畫,我就開始研究火車時刻表,找到了一班一樣是訂不到座位的莒光號,
我的計畫是從台南"站"到台中,然後不用走出火車月台,在等約10分鐘,
轉程另一班台中發車的電聯車,那至少我和小朋友會有座位能"坐"回新竹吧.
興高采烈的到了台南,一下火車馬上先衝到售票口買我計畫中的回程火車票.
雖然我上網多次,早已經知道我要買的那班次是沒有座位的,但我還是不免的又問上一句:
『到新竹有座位嗎?那分段買到台中,一張就好,都沒有嗎?』
而售票員的答案我也早就知道『沒有哦,分段也沒有了.』
我只好按照我預定的計畫買票,但是就在我拿到票轉身的那一刻,
我沒看錯吧!有位置呀!台南到台中,超級給他傻眼.
就在我和售票員交談的那幾十秒之間,從無到有.
我問了耶,明明說到台中也沒有呀!這是怎麼一回事?
我從原先的完全訂不到票,最壞的打算就是全程都用站的,到計畫說不然一半的車程用站的就好,
最後結局大逆轉,我從台南到新竹,
一路都有座位可坐,只是換了一班火車,時間拉長了一些.
那次是真的傻眼~差點沒有回頭問售票員說"怎麼會有位置?!".
要是真的這樣問,會被售票員笑吧!有位置坐還問.
票好訂嗎?看來要熟知台鐵訂票系統如何運作的人才訂得到座位了.
還有一次是全家到花蓮遊玩(鮮少利用台鐵預售系統訂票,但這鮮少的機會也都讓我記憶深刻),
一家子共9人出遊,預計從新竹搭火車到花蓮,要到海洋館看海豚,這次是老哥出馬買票.
因為是臨時決定的,老哥是在出遊前一天晚上在竹東火車站買的預售票.
經售票員的確認幫忙,我們是買到票了,但是卻分成2段,WHY?
所謂的2段就是同一班火車哦,從新竹到台北一段,再從台北到花蓮一段.
當火車到達台北火車站時,別人是忙著提行李上下車,我們是忙著抱小孩換位置.
從尾端車廂一路一直借過借過往前走到前面車廂,坐下後也才發現,其實台北到花蓮的空位還滿多的.
空位滿多的有怎樣?我們一家買的票是分坐在2個不同的車廂.
真的是不太了解台鐵的預售系統耶~你就讓我們一路一直坐到花蓮不就好了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