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寧是一位香港作家,近年比較少看華文作家書籍的我在年前連買了2本華文作家的書,
會買風格練習的原因倒也忘了,好像是網站上介紹的文詞吸引了我,還是"風格"或是....
書中是作者旅居各地生活的經歷,每篇都是小小的故事,也是作者小小的體認和想法.
於是,我該如何寫心得,那是作者的真實生活,我不該有心得.
但我還滿喜歡作者的文字,柔柔的,她的語氣和"風格",似乎沒有脾氣.
悠然看看世界,就這麼決定了.覺得若是能學到她用字的方法,作文應該能有高分.
就像在房慧真所寫的序中,有一段我覺得滿有意思的~
「練習的要旨,正在於練習」。陳寧說,練習於她,更關乎一種創作的態度。遣詞用句的謹慎,雕刻文字,拋光打磨,錘鍊風格,讓人想起郭松棻所言,只是一個標點符號放對了位置,就會讓創作者打從心底為之震颤。
標點符號;風格;遣詞.
曾經有位男同事,他是九把刀的書迷,省吃檢用的他惟獨買有九把刀的許多本著作.
他曾對我說:『我不看翻譯小說(他知道我都看這種書),因為你怎麼知道你看的是譯者的意思,還是作者的原意?』
他說的話本來我也不放在心上,但最近在看茱迪皮考特的換心,在翻閱了幾頁後,他說的話突然出現在我腦海中.
因為我感覺這本換心的"語氣"和前幾本茱迪皮考特的書似乎不太一樣,一度讓我想去找一本原文來看看.
是譯者的關係嗎?手邊4本茱迪皮考特的書,台灣商務用了三位不同的譯者.
還是茱迪皮考特也在做風格練習?她的風格改變了?
還是我的問題?難道我閱讀的習慣風格也改變了?
這位譯者的風格我讀起來不是很順,若是這樣,那我那位男同事說的不就是真的.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