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SHI也救棒球啦!
難到台灣的棒球真的有到病入膏肓的地步嗎?需要這樣撲天蓋地的搶救?
我是不覺得啦,應該只是長久腦袋不清,而現在被當頭棒喝的猛敲一下,
從重度昏迷指數3稍稍清醒到昏迷指數7.
很多事只要釐清權責和建立明確的制度,棒球有很大的問題嗎?實力真的很差很差嗎?
最近各縣市一窩蜂的在組棒球隊,看來,當政府說要灑錢力挺時,焉有不做之道理.
如果這件事本來就很簡單,那為何以前不做?
國慶說的對,不能每次國際賽就找同一批人,那年輕球員是要到何時才接班?
我不是什麼會去深刻研究棒球的球迷,我不過就是喜歡看棒球,
職棒看,大專盃看,甲組也看(和大專盃都是同一批球員,外加台電和合庫).
在上次鄭凱文幫文化大學投完最後一場比賽後,突然發覺,後續好像沒有球員能接上來耶.
大部分都沒有國際賽的經驗,甚至可說是"不知名"(至少我是不認識啦).
李振昌;羅嘉仁到鄭凱文,全都去旅外了.
下面那張照片就是鄭凱文先發那天的新竹球場.
人算是很多對吧,很抱歉的說,那也只是那天而已,一般業餘比賽真的都沒人看.
我開始期待今年的甲組秋季聯賽,也許會有一些失業的職業球員出現,
雖然他們一窩蜂組隊讓我稍稍反感,一些棒球"耆老"都復活了.
高英傑;趙志強和李居明,怎麼東看西看還是這些人呀!
經典賽輸給中國,大家呼天搶地,怎麼不見有人出來檢討一下,為何會輸給韓國?
輸中國?輸韓國?都是輸呀!現在的氛圍居然變成,怕輸中國,而不是想贏韓國.
這次經典賽為何會輸得如此悽慘?
我個人是覺得徵招有問題,當然這是日積月累形成的.
沒錯,有傷的球員不該答應徵招,婉拒非常有理.
但因為近幾年不分比賽的大小,都在國內打可能也是項因素,
想想,洲際盃;世界盃;亞錦賽;八搶三;杜哈亞運,全部徵招幾乎同一批選手.
棒協說,以前徵招時都不婉拒,現在才在那唉唉叫不配合.
我也會想,難道球團沒有那種國際賽打好,可以拉抬中職的想法嗎?
一定有呀,所以才會放人去打不是嗎?球團自己都不保護好,
等到現在傷的傷,累的累,球員都去看心理醫生了,強投變成敗投王了,球團才說婉拒徵招.
但球團們哪次不婉拒不幫球員擋,現在婉拒擋掉職業大聯盟支持的WBC球賽.
當看到一票大聯盟球員代表國家征戰時,回頭看看我們,夠職業PRO嗎?不夠呀@
我也會想呀!統一獅球員加油,一次被徵招五位球員,國際賽打出好表現來吧.
這可是幫球團大大露臉的最佳時機,結果表現不如預期就算了,還帶回"緋聞".
現在說要分級,希望還來的急,且要堅持,球團也要拿捏清楚.
不過現在奧運沒有棒球了,經典賽要4年後,
到時還在場上的現役職業球員剩多少?
4年後無敵鐵君彰會不會變成教練了?
陳金鋒會不會已經退休?
培養年輕選手刻不容緩.